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泸州维修冰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泸州维修冰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七八十年代的消费水平是怎样的?
时间:七十年代,坐标:农村。
衣
成衣很少,村里或公社有缝纫机铺,得买布做。但农民缺钱,大多都是买布手工缝。但买布要用布票,每年每人大约发五尺布票,做一身衣服用三尺布,约两元钱吧。有时有布票没钱,有时有钱没布票,既有钱又有布票,供销社又没布了。解决办法是生产队种点棉花,分给社员。除了做棉被棉袄还可以用纺车纺成纱,来了走街串巷土法织布的,雇他们织成"老粗布"做被子做衣服
食
我们这个地方岭地多,水浇地少。所以,以吃地瓜为主。将地瓜切片晒成瓜干,磨成粉摊成煎饼食用。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顿白面馍或水饺。地瓜干五六分钱一斤,小麦一角五六一斤,但社员没有余粮可卖。有的年份还挨饿。
切地瓜干的拧擦子,现在没用了。
山东现在的小米煎饼。地瓜面煎饼褐色,现在没人吃了。
住
农村大约一半的住房是低矮的草屋,有一半是土墙青瓦屋。草屋要一年一修缮,要用麦秸或谷秸苫,不然后漏雨。很多院子没有大门,都是栅栏门。
行
那时农村基本不通公交车。出远门要走十几里地去坐公共汽车或走二十几里去火车站坐火车。汽车票大约每十市里一角钱,坐火车还便宜点。
短途路程基本步行,农民没有自行车,只有少数上班的工人有。那时候农民将自行车叫洋车,也叫洋驴,很稀少。
从八十年代开始,由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农村情况才逐渐改观。
七十年代的消费水平,以我个人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咱们普通百姓可以说除了求得吃饱穿暖之外,其他来说也就没有任何消费的欲望。因为当时普通百姓都在为吃饭穿衣服而努力,城镇干部职工总体来说是好于农牧民。我清楚的记得,1***5年我们县城有两个科级干部因在自己家的院里盖了私房(砖瓦结构60平米),大约花了近千元。在直属机关职工干部几百人的大会上做检查,然后被革委会派人调查资金来源,最终处理结果是被免职和***,公职是开除留用(三中全会以后***)。
我是1***1年7月招工上班的。整个七十年代一直都是每月工资30几元。家里唯一的一件非生活用品,就是在我结婚时,单位职工大伙儿凑钱随礼给买的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价值50元。
八十年代情况逐步改善。1980年初冬,单位分给我两间土房,并于1982年做价300元处理给我,每个月从工资中扣12.5元,分24个月还清。随着职工工资逐步提高,加之我业余时间给报纸和广播电台投稿,每个月都有十几元到几十元的稿费收入,家里先后添置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彩色电视机。八十年代末期家里还装上了电话,并翻盖住房。吃的方面,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不再为吃点细粮而求人。穿的方面,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就不再穿带补丁的衣服了,随着生活的改变,衣着也开始有点体面了。
七八十年代消费水平真不高,物价很便宜,但很多东西需要凭票证。
我家住重庆市区里。每月房租开始才七八角钱,后到搬家前才提到1.45元/月。我们的厨房为公用,一家约有一平米多,***大的面积垒灶放水缸最后才有一户一表。那时我们烧饭用煤球,煤球要到遗爱祠街上挑,一挑煤球约是块五毛钱凭票。
那时许多生活物资都凭票定量供应。比如说粮食,我父亲是石工四十二斤/月母亲好像是三十多斤,我和弟弟吃的学生供应粮;粮店米价是0.138元/斤。每人每月有一斤供应肉,肉价约为六七角/斤,还有植物油也是凭票供应,每人每月半斤。
我的学杂费,每学期约为三块五,就是这点钱有时仍要拖欠着。铅笔(无橡皮擦)每支一至两分,有橡皮擦约为五分,专用橡皮擦也是五分钱左右。那时的烧饼三分一两粮票,馒头两分一两粮票,小面八分一碗二两粮票。
我家虽是双职工,但父亲只顾自己不大顾家,所以我们的家用就紧巴巴的。我很小就学会做饭带弟弟。山西会馆有个自来水点,一个笼头供整个院子饮水,那时我和弟弟用木桶抬水回家,倒入水缸备用两木桶一分钱。瞎伯伯守水费用由每月每户出五分钱。
残阳余晖3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泸州维修冰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泸州维修冰箱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