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金盏冰箱维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金盏冰箱维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湖北随州擂鼓墩战国大墓,“曾侯乙”有多少女子和宝贝陪葬?
1***7年3月,***的一个雷达修理厂在湖北随县西郊的擂鼓墩东团坡修建营地。东团坡距离县城2公里,地形居高临下,依山傍水,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
为修建营地,修理厂在东团坡上开挖起来,很快便挖到了坚硬的红色砂岩。砂岩坚硬无比,推土机无法施工,只得用***炸。
东团坡地形
“都停下!这里头不对劲!”红色砂岩被炸开,在砂岩之间出现了一片质地松软的褐色土。在褐色土里,施工队挖出了几件小铜器。
厂长郑国贤是个考古爱好者,平时喜欢钻研文物与考古,看着这一片巨大的褐色土和挖出来的铜器,郑国贤意识到堆土下面可能有一座古墓,于是下令停工。
挖掘
为慎重起见,郑厂长迅速向县文化馆报告。然而接连三次,县里来的专家都说下面没有古墓,让施工队继续放炮。郑厂长觉得不对劲,多方打听后才知道,来的这几位专家大多是学音乐的,根本不懂考古。
无奈之下,郑厂长只得把副馆长王世振“抓”了过来。王馆长来看了之后,给出的结论是这下面藏了一个古墓,但如此规模巨大的古墓他从未见过,必须向上面报告后等待指示。
考古发掘
随后,地区和县里组建勘察小组进入工地。3月21日,勘察小组在古墓北侧墓室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直径为1米的盗洞,盗洞深入墓室内部,不少淤泥与石板掉入其中。
发现盗洞之后,专家们开始泄气了。一些主要负责人觉得没有必要浪费***,耽误修理厂进度,所以审批程序一拖再拖,进度缓慢。
韩宁夫
面对困难,郑厂长和谭维四等人依然没有放弃向上报告。1***8年3月5日,他们的报告终于递交到了当时的***、革委会副主任韩宁夫的手里。
韩书记毕业于山东大学,谙熟中国历史,一直对考古工作高度重视。当韩书记看到古墓规模比长沙马王堆和凤凰山古墓大好几倍时,当即生气地说道:“胡闹,这么大的事竟然拖了一年多,赶紧上报国家,各单位迅速配合挖掘工作!”
谭维四(中)与郑国贤(右)在现场
韩书记亲自批示,考古工作迅速开展起来。由于古墓巨大,为取得完整的照相资料,驻武汉空军派出一架直升飞机到现场支援,随叫随到。
5月15日,经过5天的清理,木椁盖板全部露了出来。在椁四周堆积了大量的木炭,仅从木椁顶板上取下来的木炭就多达31300公斤。随后,起重机将巨型木椁盖板一一取出。取出木椁盖板之后,专家发现墓室已经积水,一些棺木浮在了水上。
当年发掘现场
随即,考古队将积水抽干,将这些漂浮的棺木打开。前后共有23口棺木被打开,里面有21具年轻女子的骸骨,这些女子大多在15—25岁,专家考证是殉葬的歌姬。
积水抽干之后,东、中、西、北四个巨型墓室全部暴露出来。东墓室里放着的是主棺,主棺由金丝楠木所造,棺木之上绘画着900多个人、兽、鸟的诡异图案,极其精美珍贵。
曾侯乙内棺
在中墓室里,放置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编钟,这些编钟成套有序地堆放在墓室之中,一层又一层,大、中、小编钟排布在架子之上,如同一座地下音乐厅。在中墓室的南部,放置着大量精美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有升鼎、簋、饲鼎、小鼎等等。
曾侯乙编钟
西墓室里放置着人殉棺13具,里面都是年轻女子的骸骨,这些人是墓主人的舞姬。北墓室是一座大仓库,里面堆满了大量青铜兵器,光箭镞就有4000多支,车马兵器的种类应有尽有。
曾侯乙铜盘
最后,专家打开了主棺,在里面发现了一具男性骸骨,骸骨上堆满了500多件精美的金玉宝器。在主棺附近,有一柄刻着“曾侯乙之寝戈”的青铜戈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此人就是战国早期曾国的一位诸侯,名字叫做“乙”。因此,此墓又被称之为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是一座千年古墓,其规模和出土的文物远超长沙马王堆。曾侯乙墓出土了圆木500多立方米,木炭31360公斤,出土文物15404件,国宝级青铜器110多件,编钟124件,兵器4700多件,国宝级珠宝玉器528件,总重量10.5吨。整理铭文12600字,填补了大量历史空白。尤其是大型编钟精美绝伦,千年之后还能奏响,堪称神作。
曾侯乙墓的发掘引起了轰动,创造了考古界的诸多奇迹。然而,为曾侯乙墓的发掘立下第一功的郑国贤,在获得了三等功的奖励不久后便猝然离世,令人惋惜、心痛。
由此,一段国宝古墓的发掘***,终于画下了句点。
参考文献:谭维四《曾侯乙墓发掘纪实》、郭德维《曾侯乙墓发掘亲历记》
在曾侯乙墓东室和西室,分别出土了8具和13具陪葬棺,这21具棺材都比较小,每一具棺材内都葬有一名女性。
后来经过骨骼鉴定发现,这些女性的年龄在13-26岁之间,身高在1米43到1米60左右。
据考古人员推测,这些女性可能是曾侯乙的近侍人员或嫔妃、乐舞人员。
曾侯乙墓每一个室都出土了很多文物,其中东室、中室、西室、北室都是有序地放置各类文物,总共出土了15404件文物。
主要为青铜器、乐器、漆木器、兵器、车马器、金器、玉器、骨器、角器等,同时还出土了240枚竹简。
其中最著名的几件国宝有曾侯乙编钟、青铜尊盘、鹿角立鹤、大尊缶、联禁铜壶、青铜冰鉴、云纹金盏、龙凤玉挂饰等。
曾侯乙编钟
青铜尊盘
鹿角立鹤
大尊缶
联禁铜壶
青铜冰鉴
云纹金盏
龙凤玉挂饰
擂鼓墩战国大墓也称曾侯乙墓,位于湖北随州市曾都区,该墓出土了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数量最多,音质最好的青铜编钟,被誉为“国之瑰宝”。此外墓中还出土了包括鹿角立鹤,联禁铜壶,云纹金盏等各类陪葬品共计15404件。除墓主人重达7000公斤的主棺外还发现彩绘陪棺23具,陪葬者均为13-25岁的女性。
▲曾侯乙编钟
1***8年2月,武汉空军某部雷达修理所因扩建厂房,在随县擂鼓墩东团坡一带开山炸石,拓展地基。前来视察的厂长郑国贤发现被炸开的红砂岩上出现一片褐色的土层,怀疑地下可能存在古墓,令施工队停止作业,并火速上报文物管理部门。不久后,时任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兼考古队长的谭维四连同两名技术人员抵达随县,开始对现场进行初步勘探。
▲曾侯乙墓发掘现场
勘探结果表明,地下确实有一座古墓葬,墓坑东西长21米,南北宽6.58米,总面积达220平方米,比长沙马王堆汉墓还要大6倍。墓坑上层已遭到严重破坏,且有地下水溢出,在墓坑中部偏北的位置上发现了一个约0.5平方米的盗洞,种种迹象表明这处古墓已经无法原封保护,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文物,急需进行抢救性发掘。但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古墓很可能被盗,不再具有发掘价值,谭维四力排众议,以勘探小组的名义向上级提出发掘申请,得到了湖北省委和国家文物局的批准。
▲墓室结构
1***8年5月11日,发掘工作正式开始,墓坑表层填土被清理后,发现了47块巨型石板,石板下为厚度达2.5米的夯土层,随后是密封性极好的青膏泥。青膏泥下是一层厚厚的,重达6万公斤的木炭层。木炭被清理后,墓室上层的椁板暴露在人们眼前。揭开椁板发现,墓室已经被地下水淹没,上面漂浮着几具棺木。考古队用起重机将漂浮棺木逐一吊出,揭开棺盖发现是女性遗骸,年龄在13-25岁之间,专家认定这些是替墓主人殉葬的歌姬。
▲清理漂浮棺木
随着水位的下降,墓室的轮廓终于显现出来。这是一处多边形竖穴木椁墓,墓室按方位分东、中、西、北四室。面积最大的东室放置青铜架楠木彩绘主棺(分内棺外椁),重达7000公斤,结合主棺旁的一件刻有“曾侯乙之寝戈”铭文的戈,专家断定墓主人就是战国时期的曾国诸侯,名“乙”,因此称之为“曾侯乙”。中室放置随葬的礼器和乐器,曾侯乙编钟就放置于此;西室放置殉葬人彩绘棺木13具,加上此前漂浮的棺木,整个墓室共有23具陪葬棺;北室放置陪葬兵器及车马器等。
▲主棺被吊起
曾侯乙编钟共分三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钟架全长10.79米,高2.73米,由六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做为承托。最下层是由体型最大的12枚长乳甬钟和1枚镈钟组成,分成2组悬挂;中间层由大小适中的33件组成,分3组悬挂,有短枚甬钟1组11件,无枚甬钟1组12件,长枚甬钟1组10件;最上层由体型最小的19件组成,称为“揭钟”。横向来看,编钟从左到右,依次增大;纵向来看,由上而下,依次增大。
▲编钟发掘现场
编钟上刻有篆体铭文共计3755字,内容包括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标音铭文不仅标示了该钟的悬挂位置,还标明了敲击的部位及发音名称。整套编钟有律名28个,阶名66个,构成了十二半音称谓体系。钟铭所载内容,绝大多数闻所未闻,填补了对战国时期乐律理论的空白。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质纯正,有五个八度,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音律最齐全,音质最好的青铜编钟,堪称“国之瑰宝”。
▲彩绘楠木内棺
除此之外,还出土了造型精美的鹿角立鹤,十六节龙凤玉佩,史所罕见的联禁铜壶,世界上最早的“冰箱”青铜冰鉴,以及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云纹金盏等一大批珍贵文物。
▲建鼓铜座
▲云纹金盏
▲青铜冰鉴
▲联禁铜壶
▲鹿角立鹤
据统计,曾侯乙墓共出土礼器、乐器、漆木器、金玉器、兵器、车马器和竹简等各类文物15404件,其中仅青铜器就达6239件,国宝级文物高达110余件,是我国考古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并填补了大量历史空白。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金盏冰箱维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金盏冰箱维修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